这个是2023年10月10日的文章的汉语版。
無論我讀多少遍道元,我仍然不理解他。空海、最澄、日蓮、法然、親鸞都能看懂大局。我所要做的就是慢慢來並解決細節。然而我根本不懂禪宗。他們說很難,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你用語言表達不符合邏輯的內容。
然而,只有臨濟宗和曹洞宗尚未完全掌握。我只感到越來越無用的感覺。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學習禪?難不成我不但不懂禪宗,而且根本不懂佛教嗎?
我感到非常苦惱和沮喪,所以我回到了基礎,嘗試閱讀一些基礎的、入門級的文獻。其中水野弘元的著作《佛教基礎知識》和《佛教基本術語基礎》是最有意義的,所以在這裡提一下。包括這幾天我學習佛教文獻,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當我重讀佛教的基本教義時,我驚訝地發現,我的思想和行為有很大一部分是符合佛教教義的。我以為我在理智上理解了佛教的教義和哲學,但我永遠無法體驗它,我放棄了它,認為它與我無關。不過,佛教營造的氛圍似乎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覺醒。
例如,讓我認識自己遵守佛法的行為準則如下。我認為,如果我們具備這些條件,我們就應該被允許稱自己為佛教徒。
看來我學佛已經跨過了一大關了。
1.利己利他
即使只有你自己快樂,那也不是真正的快樂。
當你能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時,真正的快樂就會到來。這種感覺從小就伴隨著我。
當我看到貪婪的富人慶祝成功的影片時,我無法掩飾我的不屑。
今後,我願進一步推動這利他慈善事業。
印度政治家安納杜萊的葬禮吸引了創紀錄的 1500 萬人參加。900萬人參加伊朗霍梅尼的葬禮。據估計,有 100 萬人參加了印度甘地的葬禮。作為一個人,我願意做讓全國人民敬佩、欣賞、哀悼的工作。
2
生命(現象)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所以我們不能白白浪費每一刻。我們應該充分地度過這個時期。這一刻永遠不會回來。它不僅限於與人見面或分別。對我來說,每一天都是與時間流逝的持續鬥爭。
3.個人改變。把我構成的東西会變化。人們可以變得更好的。而且這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如果你準備好了,人從此就會改變。這是我過去多次經歷過的事。
4 無私法則。我一直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是不永恆的。從此我不再執著於事物。沒有收入。與其他人相比,我對事物的執著要少得多。除了書之外,我其實一無所有。書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我不需要其他任何東西,因為沒有書我就停止成長。最近尤其如此。這也是空教。
5. 珍惜眾生的生命,不只是人類,還有動植物。雖然我還沒有達到在草蟲身上時時感受到佛性的地步,但我尊重它們的生命。一切佛性的教法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
6.每天努力學習和自我提升。我是佛教学生。避免那些無法淨化和陶冶身心的事物,例如酒精、煙草、美食、與朋友的閒聊和娛樂。不是我要有耐心,而是我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学习。
7. 與西方個人主義的決裂
我最初接觸佛教的原因是因為我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對抗自笛卡爾以來就停滯不前的西方個人主義。
這就是克服西方近代性的主張。我從學生時代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答案。我以為馬克思主義可能是答案,但結果卻是個極其醜陋的魔鬼。
現在我知道正確答案了。
現代性和克服現代性都是非常有限的命題,只在狹隘的西方社會中有效。一旦走出西方社會,進入更廣闊的世界,這些就不再重要了。我們在學校裡被教導說,世界上只有西方的學術體系和西方的思想。所以,身為年輕人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外面有一個富裕的世界。
今天的學校,從孩子到學生,所教導的,是一種源自西歐、以現代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學術體系。這在日本憲法中得到了象徵性的體現,該憲法是總司令部完全無視日本的文化、歷史和道德背景強加的。然而,這種西方哲學的限制太大了。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個人獨立,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由,強調自由帶來的權利、自我實現、自我掌控,人生目標是經濟財富和社會成功,社會必然的進步和繁榮。他們不懷疑基督教是絕對的善,並且傳播自由、平等和博愛和民主主義的自然權利,這是與生俱來的人權。堅持「我們有自己的世界」、抵制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人,會被視為異教徒,遭到盡可能的屠殺。他們在成功地傳播基督教、安撫當地民眾後,又用槍建立了殖民體系,貪婪地賺錢,甚至將當地民眾餓死。他們為了殖民地的鬥爭,與其親族西方列強挑起了兩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奪走了全世界數千萬無辜人民的生命。
作為一種經濟制度,它創造了貨幣具有萬能力量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裡,不僅是消費品,所有的社會道德價值都轉化為金錢,如學術藝術、社會地位、權力、威望、人氣、男女愛情、思想信仰的內容等。在要求廢除一切管制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支持下,它正在席捲全球,殘酷地蹂躪社會和人類精神。
這些西方觀念為世界上非西方的年輕人帶來了多少痛苦,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局促、貧窮。這只不過是來自現在正在衰落的西部農村的骯髒想法。這些憂慮和痛苦的發生是因為我們考慮自己。
在東方,世界上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除非世界上所有人都幸福,否則我不會幸福。這是大乘佛教的基本原則。如果你認清這一點,你就不會產生這樣的個人主義思維。與他人競爭是沒有意義的。我的社會成功微不足道。
這樣,我現在相信,大乘佛教中的利他、無私的觀念足以取代西方的自我觀念。缺乏實質自我的想法和親鸞關於絕對其他力量的想法將會令西方人感到震驚。讀者很快就意識到,在東方、印度、伊斯蘭教、俄羅斯(俄羅斯佔亞洲世界的一半)以及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學校沒有教授的、他們不知道的豐富的精神世界。我要你在西欧的外面出来。我認為中國有足夠的潛力成為精神世界的領導者,但不幸的是目前的政治體係不允許這樣做。那個國家的人都快窒息了,所以我們暫時不能對中國指望什麼。
除了印度佛教思想之外,我目前關注的是俄羅斯傳統精神文化,不包括蘇聯時期。我正在研究俄羅斯思想和文化史。我了解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東正教使俄羅斯擺脫了祖國的生存危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羅斯東正教是人性肯定的,不承認基督教所持有的原罪觀念。(使俄羅斯得以生存的另一個因素是其自蘇聯時代以來就擁有的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
除了斯拉夫世界之外,另一個支柱是伊斯蘭世界。
了解伊斯蘭世界的歷史思想非常重要,伊斯蘭世界與佛教世界在對抗基督教文明方面處於類似的地位。我建議所有讀者儘早了解霍梅尼的伊朗革命及其優點和缺點。我認為伊斯蘭社會必須是人性肯定的(沒有深刻的原罪概念),有簡單而嚴格的生活方式,沒有西歐的淫穢、奢侈和狂熱(沒有酒精和音樂),並且與同胞團結一致。並禁止利用金錢牟取暴利(禁止投資活動、賭博和支付利息)。對於造成伊斯蘭社會停滯的嚴格和僵化,我認為主張政教分離和世俗主義的土耳其和印尼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暗示,但伊斯蘭法適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和經濟,有一個大原則在支配著它,所以很難決定是否簡單地採用它。
無論如何,如果我們把目光從西方世界移開,我們會看到豐富的精神世界正在全世界無限擴展。我希望你也要踏出一步。如果你這樣做,你就能保證擁有真正豐饒的人生。
雖然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談,但在西方本身,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列維-史特勞斯的結構主義和後現代思想都試圖作為西方自我的突破。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哲學家的海德格的「在世存在」概念,也限制了現代自我的絕對性和全能性,並把存在先於承認行為。這可能是對西方傳統理性概念的修正。我沒有追蹤後現代主義之後的東西,所以對它不熟悉。嗯,我以後無意與西方思想有任何關係,所以無所謂。
如果我從現在開始回想起來,原來西方思想對我來說是瘟疫之神,是貧窮之神,是我人生每一個轉捩點上的爛蘋果。大約七年前,我開始對西方思想的基本原則和西方學術體系產生根本性的懷疑。現在,多虧佛法,我才得救。至此,我已經能夠徹底脫離西方思想,並沉浸在重生的喜悅之中。西歐的頹廢顯然已經達到了頂峰,而與其暴虐領袖美國結成依附聯盟的日本,正遭受著這種頹廢的煎熬,正在加速走向死亡。教育是感激西方的學術體系,毫無疑問地強加給學生和孩子們,責任是無限沉重的。我們將永遠繁衍出一群像我一樣不幸、可憐、被塵世慾望所籠罩的年輕人。目標是盡快擺脫西方的魔咒。
然而,西方文明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不僅僅是負面污點。最後,為了西歐的榮譽,我想補充一點,自然科學學術領域為人類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以下內容摘自《自由百科全書》
。無我是指人類(眾生、眾生)不過是五蘊暫時調和的無常實體,所以是一個永恆不滅的我的存在,即「我」的存在。實質生活的主題。這意味著沒有。
這思想為大乘佛教所繼承,在般若思想中,「無我」被表述為「空性」。
印度教(婆羅門教)相信阿特曼(atman)的存在,即永恆的、不朽的、獨立的、獨立存在的個體自我,並認為這是輪迴的主體。這裡所說的“我”,並不是單純的“自我”,而是個體的自我,而是面向世界的個體的“我”,故譯為“個體的自我”。這個實體的存在是稱為種姓的階級制度的基礎。佛教否認阿特曼的存在,認為阿特曼是使個體自我成為個體的元素,並展示了使人擺脫輪迴的解脫之道。
儘管印度教和佛教對輪迴這個主題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都相信輪迴,並且與印度哲學早期的唯物主義流派不同,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強調道德責任。印度哲學中的唯物主義者被稱為末世主義者,因為他們認為死亡就是終結;不存在來世、靈魂、重生、業力等,死亡是生物完全消失、消散的狀態,等等。
佛陀批評否認輪迴和業力的唯物論觀點。佛陀說,這種信仰是不恰當和危險的,因為它們鼓勵道德上的不負責任和物質上的享樂主義。
然而,佛陀也認為,每個人體內都存在著一個不朽且永恆的精神實體(阿特曼),這一解釋不同於其他支持道德責任的印度宗教。
業力(以意志進行的行為及其結果。不僅限於前世和前世,還包括我們此時此地以意誌所做的一切,我們所想的,我們所說的,以及我們用我們的身體所做的 )。 “輪迴是確保業力(成為業力)的道德責任所必需的,而在佛教業力的框架下,從輪迴中解脫需要八正道。我不認為他所宣揚的輪迴思想是絕對的。
”雖然它是履行個人行為責任的有效手段,但我認為在實踐中並不是絕對必要的。從邏輯上講,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轉世主體的基礎尚不清楚。現在,大乘佛教在Ryuju堅持「
緣起-無我-空性」之後。從無我理論發展而來的關於存在、對象和功能的「空性思想」已經完成。印度、西藏、中國、日本等地都受這種影響,以「空性」思想為中心,發展了無我
無論我讀多少遍道元,我仍然不理解他。空海、最澄、日蓮、法然、親鸞都能看懂大局。我所要做的就是慢慢來並解決細節。然而我根本不懂禪宗。他們說很難,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你用語言表達不符合邏輯的內容。
然而,只有臨濟宗和曹洞宗尚未完全掌握。我只感到越來越無用的感覺。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學習禪?難不成我不但不懂禪宗,而且根本不懂佛教嗎?
我感到非常苦惱和沮喪,所以我回到了基礎,嘗試閱讀一些基礎的、入門級的文獻。其中水野弘元的著作《佛教基礎知識》和《佛教基本術語基礎》是最有意義的,所以在這裡提一下。包括這幾天我學習佛教文獻,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當我重讀佛教的基本教義時,我驚訝地發現,我的思想和行為有很大一部分是符合佛教教義的。我以為我在理智上理解了佛教的教義和哲學,但我永遠無法體驗它,我放棄了它,認為它與我無關。不過,佛教營造的氛圍似乎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是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覺醒。
例如,讓我認識自己遵守佛法的行為準則如下。我認為,如果我們具備這些條件,我們就應該被允許稱自己為佛教徒。
看來我學佛已經跨過了一大關了。
1.利己利他
即使只有你自己快樂,那也不是真正的快樂。
當你能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時,真正的快樂就會到來。這種感覺從小就伴隨著我。
當我看到貪婪的富人慶祝成功的影片時,我無法掩飾我的不屑。
今後,我願進一步推動這利他慈善事業。
印度政治家安納杜萊的葬禮吸引了創紀錄的 1500 萬人參加。900萬人參加伊朗霍梅尼的葬禮。據估計,有 100 萬人參加了印度甘地的葬禮。作為一個人,我願意做讓全國人民敬佩、欣賞、哀悼的工作。
2
生命(現象)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所以我們不能白白浪費每一刻。我們應該充分地度過這個時期。這一刻永遠不會回來。它不僅限於與人見面或分別。對我來說,每一天都是與時間流逝的持續鬥爭。
3.個人改變。把我構成的東西会變化。人們可以變得更好的。而且這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的。如果你準備好了,人從此就會改變。這是我過去多次經歷過的事。
4 無私法則。我一直都知道,一切事物都是不永恆的。從此我不再執著於事物。沒有收入。與其他人相比,我對事物的執著要少得多。除了書之外,我其實一無所有。書始終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我不需要其他任何東西,因為沒有書我就停止成長。最近尤其如此。這也是空教。
5. 珍惜眾生的生命,不只是人類,還有動植物。雖然我還沒有達到在草蟲身上時時感受到佛性的地步,但我尊重它們的生命。一切佛性的教法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
6.每天努力學習和自我提升。我是佛教学生。避免那些無法淨化和陶冶身心的事物,例如酒精、煙草、美食、與朋友的閒聊和娛樂。不是我要有耐心,而是我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学习。
7. 與西方個人主義的決裂
我最初接觸佛教的原因是因為我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對抗自笛卡爾以來就停滯不前的西方個人主義。
這就是克服西方近代性的主張。我從學生時代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知道答案。我以為馬克思主義可能是答案,但結果卻是個極其醜陋的魔鬼。
現在我知道正確答案了。
現代性和克服現代性都是非常有限的命題,只在狹隘的西方社會中有效。一旦走出西方社會,進入更廣闊的世界,這些就不再重要了。我們在學校裡被教導說,世界上只有西方的學術體系和西方的思想。所以,身為年輕人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外面有一個富裕的世界。
今天的學校,從孩子到學生,所教導的,是一種源自西歐、以現代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學術體系。這在日本憲法中得到了象徵性的體現,該憲法是總司令部完全無視日本的文化、歷史和道德背景強加的。然而,這種西方哲學的限制太大了。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個人獨立,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由,強調自由帶來的權利、自我實現、自我掌控,人生目標是經濟財富和社會成功,社會必然的進步和繁榮。他們不懷疑基督教是絕對的善,並且傳播自由、平等和博愛和民主主義的自然權利,這是與生俱來的人權。堅持「我們有自己的世界」、抵制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人,會被視為異教徒,遭到盡可能的屠殺。他們在成功地傳播基督教、安撫當地民眾後,又用槍建立了殖民體系,貪婪地賺錢,甚至將當地民眾餓死。他們為了殖民地的鬥爭,與其親族西方列強挑起了兩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奪走了全世界數千萬無辜人民的生命。
作為一種經濟制度,它創造了貨幣具有萬能力量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裡,不僅是消費品,所有的社會道德價值都轉化為金錢,如學術藝術、社會地位、權力、威望、人氣、男女愛情、思想信仰的內容等。在要求廢除一切管制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支持下,它正在席捲全球,殘酷地蹂躪社會和人類精神。
這些西方觀念為世界上非西方的年輕人帶來了多少痛苦,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局促、貧窮。這只不過是來自現在正在衰落的西部農村的骯髒想法。這些憂慮和痛苦的發生是因為我們考慮自己。
在東方,世界上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除非世界上所有人都幸福,否則我不會幸福。這是大乘佛教的基本原則。如果你認清這一點,你就不會產生這樣的個人主義思維。與他人競爭是沒有意義的。我的社會成功微不足道。
這樣,我現在相信,大乘佛教中的利他、無私的觀念足以取代西方的自我觀念。缺乏實質自我的想法和親鸞關於絕對其他力量的想法將會令西方人感到震驚。讀者很快就意識到,在東方、印度、伊斯蘭教、俄羅斯(俄羅斯佔亞洲世界的一半)以及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學校沒有教授的、他們不知道的豐富的精神世界。我要你在西欧的外面出来。我認為中國有足夠的潛力成為精神世界的領導者,但不幸的是目前的政治體係不允許這樣做。那個國家的人都快窒息了,所以我們暫時不能對中國指望什麼。
除了印度佛教思想之外,我目前關注的是俄羅斯傳統精神文化,不包括蘇聯時期。我正在研究俄羅斯思想和文化史。我了解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東正教使俄羅斯擺脫了祖國的生存危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羅斯東正教是人性肯定的,不承認基督教所持有的原罪觀念。(使俄羅斯得以生存的另一個因素是其自蘇聯時代以來就擁有的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庫。)
除了斯拉夫世界之外,另一個支柱是伊斯蘭世界。
了解伊斯蘭世界的歷史思想非常重要,伊斯蘭世界與佛教世界在對抗基督教文明方面處於類似的地位。我建議所有讀者儘早了解霍梅尼的伊朗革命及其優點和缺點。我認為伊斯蘭社會必須是人性肯定的(沒有深刻的原罪概念),有簡單而嚴格的生活方式,沒有西歐的淫穢、奢侈和狂熱(沒有酒精和音樂),並且與同胞團結一致。並禁止利用金錢牟取暴利(禁止投資活動、賭博和支付利息)。對於造成伊斯蘭社會停滯的嚴格和僵化,我認為主張政教分離和世俗主義的土耳其和印尼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暗示,但伊斯蘭法適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政治和經濟,有一個大原則在支配著它,所以很難決定是否簡單地採用它。
無論如何,如果我們把目光從西方世界移開,我們會看到豐富的精神世界正在全世界無限擴展。我希望你也要踏出一步。如果你這樣做,你就能保證擁有真正豐饒的人生。
雖然我在這裡只是簡單地談,但在西方本身,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列維-史特勞斯的結構主義和後現代思想都試圖作為西方自我的突破。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哲學家的海德格的「在世存在」概念,也限制了現代自我的絕對性和全能性,並把存在先於承認行為。這可能是對西方傳統理性概念的修正。我沒有追蹤後現代主義之後的東西,所以對它不熟悉。嗯,我以後無意與西方思想有任何關係,所以無所謂。
如果我從現在開始回想起來,原來西方思想對我來說是瘟疫之神,是貧窮之神,是我人生每一個轉捩點上的爛蘋果。大約七年前,我開始對西方思想的基本原則和西方學術體系產生根本性的懷疑。現在,多虧佛法,我才得救。至此,我已經能夠徹底脫離西方思想,並沉浸在重生的喜悅之中。西歐的頹廢顯然已經達到了頂峰,而與其暴虐領袖美國結成依附聯盟的日本,正遭受著這種頹廢的煎熬,正在加速走向死亡。教育是感激西方的學術體系,毫無疑問地強加給學生和孩子們,責任是無限沉重的。我們將永遠繁衍出一群像我一樣不幸、可憐、被塵世慾望所籠罩的年輕人。目標是盡快擺脫西方的魔咒。
然而,西方文明在人類歷史上留下的不僅僅是負面污點。最後,為了西歐的榮譽,我想補充一點,自然科學學術領域為人類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以下內容摘自《自由百科全書》
。無我是指人類(眾生、眾生)不過是五蘊暫時調和的無常實體,所以是一個永恆不滅的我的存在,即「我」的存在。實質生活的主題。這意味著沒有。
這思想為大乘佛教所繼承,在般若思想中,「無我」被表述為「空性」。
印度教(婆羅門教)相信阿特曼(atman)的存在,即永恆的、不朽的、獨立的、獨立存在的個體自我,並認為這是輪迴的主體。這裡所說的“我”,並不是單純的“自我”,而是個體的自我,而是面向世界的個體的“我”,故譯為“個體的自我”。這個實體的存在是稱為種姓的階級制度的基礎。佛教否認阿特曼的存在,認為阿特曼是使個體自我成為個體的元素,並展示了使人擺脫輪迴的解脫之道。
儘管印度教和佛教對輪迴這個主題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都相信輪迴,並且與印度哲學早期的唯物主義流派不同,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強調道德責任。印度哲學中的唯物主義者被稱為末世主義者,因為他們認為死亡就是終結;不存在來世、靈魂、重生、業力等,死亡是生物完全消失、消散的狀態,等等。
佛陀批評否認輪迴和業力的唯物論觀點。佛陀說,這種信仰是不恰當和危險的,因為它們鼓勵道德上的不負責任和物質上的享樂主義。
然而,佛陀也認為,每個人體內都存在著一個不朽且永恆的精神實體(阿特曼),這一解釋不同於其他支持道德責任的印度宗教。
業力(以意志進行的行為及其結果。不僅限於前世和前世,還包括我們此時此地以意誌所做的一切,我們所想的,我們所說的,以及我們用我們的身體所做的 )。 “輪迴是確保業力(成為業力)的道德責任所必需的,而在佛教業力的框架下,從輪迴中解脫需要八正道。我不認為他所宣揚的輪迴思想是絕對的。
”雖然它是履行個人行為責任的有效手段,但我認為在實踐中並不是絕對必要的。從邏輯上講,最大的問題仍然是轉世主體的基礎尚不清楚。現在,大乘佛教在Ryuju堅持「
緣起-無我-空性」之後。從無我理論發展而來的關於存在、對象和功能的「空性思想」已經完成。印度、西藏、中國、日本等地都受這種影響,以「空性」思想為中心,發展了無我